close


來自高雄女中的學生陳姿勻(右一)與張庭慈(右二)代表十二年國教修正學生會提出教改訴求,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左一)、與台大教授劉廣定(左二)仔細聆聽。 記者陳易辰/攝影

由學者、家長組成的國教行動聯盟昨天到教育部「踢館」,質疑一○三年就要上路的十二年國教問題多多,課綱還沒有準備好、相關研究缺乏客觀及學理依據,要求與教育部進行政策大辯論。

十二年國教政策公布已有一段時間,聯盟主張,應進行家長及老師的意見普查,如仍未達全民共識,教育部應即調整政策。

昨天行動也有高中生參加。台中一中學生陳昱安說,十二年國教免試超額比序採用很多非學科的項目,但老師對每個孩子看法不同,打分數要有統一標準才公平,「不是老師高興怎麼打就怎麼打。」

高雄女中學生張庭慈表示,免試超額比序有很多藝能項目,「家長要孩子去補習才藝、走上街頭做志工,對弱勢家庭壓力不減反增。」免試比序要比一大堆項目,拚特色招生又不見得錄取,學生反而更累。

聯盟成員之一、台大名譽教授劉廣定指出,十二年國教一○三年就實施,但因應的課綱一○六年才能完成,依照過去的經驗,還需要一、兩年才能上路,也就是一○八年才有教科書可用;他反對沒有新課綱的十二年國教。

聯盟成員、著有「教改不能說的秘密」的李大任,質疑宜蘭縣教育處長吳清鏞之前提出就近入學表現優於越區讀明星高中研究「採樣方法不周全」。他表示,被指表現好的社區高中其實採用能力分班教學,難道研究目的在揭露「能力分班比能力分校有效」?

國教盟也質疑,教育部經常引用芬蘭經驗與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作為十二年國教政策範本,但教育部解讀錯誤。聯盟召集人王立昇說,芬蘭高中入學要採計國中在校成績,且部分高中職也用入學考試或性向測驗篩選學生,如果芬蘭教育是好的,那台灣為何不學芬蘭高中入學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茂茂甄測站 的頭像
    茂茂甄測站

    茂茂甄測站|甄試入學的好幫手

    茂茂甄測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