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護理人力不足,衛生署擬推出「護理養成公費生」計畫,提供公費給大學一般科系畢業生,再進修兩年護理專業,學成後分發到公立醫院或衛生所服務。

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說,正積極與教育部及護理學系、公會,研商招生人數及課程銜接等細節,最快今年底可推出這項計畫。

鄧素文表示,不少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若能由國家提供經費,讓他們再進修2年護理專業,學成後仍須考上執照,再分發到公家醫院及地方衛生所服務,可以解決大學生失業問題,及護理人力不夠困境。

鄧素文強調,參加學士後護理養成教育的人,大學已畢業,思想成熟「知道自己要走什麼路」,訓練後留任率高;但必須有一定服務年限,否則處罰違約金。

「不失為補充護理人力的一個方法。」護士、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呂月榮說,但臨床實習時數怎麼算,及國內只有5成的護理師執照錄取率,則是要加入此一行列必須面對的挑戰。

呂月榮表示,國內一年約1萬4千名、自專科、技術學院和大學護理科系畢業生,會留在護理這一行,約只有一半。

醫護人員近年被視為血汗行業,衛生署近年除大幅增加「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養成公費生」名額外,已停招的一般生公費醫師培育制度,也將恢復。

衛生署指出,一般生公費醫師自民國64年開始實施,採增額錄取,完成訓練後到醫師人力不足地區服務,但留鄉服務率只有3%,因此,98年起停招。但隨著內、外、婦、兒、急診等5大科缺乏人力,103年恢復,預計每年收50名,分發後至少服務6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茂茂甄測站 的頭像
    茂茂甄測站

    茂茂甄測站|甄試入學的好幫手

    茂茂甄測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