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

上海PISA研究中心閱讀項目負責人鄒一斌昨天到北市興雅國中參訪,並進入九年級的英語課堂觀課,與第一線教師交流,討論熱烈。

鄒一斌是上海PISA研究中心閱讀項目的負責人,也是上海教研院的教學研究員,一學期觀課80堂以上,主要工作就是「教師的教練」,協助教師做教學上的精進。

2009年上海參加PISA競賽,在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這三個領域都拿到第一,北市教育局日前宣布十二年國教的特色招生試題將是仿造PISA模式,鄒一斌到北市參觀老師的課程教學,並提供上海教學經驗給台灣老師參考。

鄒一斌表示,他的觀課重點在於「看課堂是否發生了變化」,包括課堂氣氛、學習方式是否發生變化,他表示,老師的引領很重要,能夠讓學生學到什麼,終究還是因為老師的引導。

「什麼樣的教學目標,就知道能給學生什麼樣的內容」,鄒一斌表示,台灣近年來才開始嘗試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透過老師生動活潑的教學,感染學生進而主動學習,但仍看得出來台灣學生仍比較少開口,50分鐘的課程中依舊以老師主導教學居多。

負責教學示範的興雅國中英文教師林淑媛表示,擺脫基測後,教學方式就能產生變化,她嘗試讓孩子習慣看文章,逐步脫離教科書,學生就開始會選擇閱讀英文課外書。

林淑媛說,這樣的教學方式確實容易有「進度落後」的問題,部分家長也會心存疑慮,但經驗豐富的老師會拿捏教學進度,而且看見孩子手上拿著原文小說閱讀,心中的疑惑就一掃而消。

「企圖心是兩岸學生最大差異」,林淑媛表示,透過鄒一斌的分享,得知上海教師的觀課與討論頻繁,這也相對考驗老師的教學功力,林淑媛說,台灣教學現場的觀課氣氛跟會後討論,的確有進步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茂茂甄測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