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市去年起試辦電子書包,但市議員調查發現,不僅各校使用平板電腦規格差異大,銜接介面無法整合;同款電腦不同校的採購價差竟達6千多元,有的甚至比市價貴一倍。
教育局副局長曾燦金承諾,價差部分,將請各學校說明並調查,若確有疏失就查辦。此外,未來也將朝同學區同系統方向規畫。
為減輕學童學習負擔,北市府自民國91年起,試辦「電子書包」政策,但因成本與實際操作考量,未全面推動。去年度北市再推「行動載具實驗計畫」試辦,計畫3年內,將電子書包推動至全市150校。
但議員闕枚莎、林奕華昨天舉辦記者會指出,目前30所推動電子書包政策的學校,竟使用8種品牌、18個型號的平板電腦。
闕枚莎比價後還發現,濱江、民生國小採購同款萬餘元電腦,單價差達6500多元;而中山國小與三興國小,分別以單價18109元與14800元採購同款電腦,市價只要9000元,等於可買兩台,可能暗藏弊端。
教育局科長鄭信一坦言,一台萬把元的電腦,採購差價卻有6千多元,是有點離譜,會再了解是否配備或採購時間落差所致。
曾燦金說,電子書包僅提供輔助教學,活潑化教育內容,並非要取代傳統課本,規格不同並不影響正規教學。
台北市長郝龍斌備詢時則說,電子書包仍在試辦階段,改善試辦過程所有缺失後,才會全面上路。
但因電子書包所費不貲,汰換率又高,曾燦金透露,未來正式推動,將朝家長自購載具方式推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