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板塊構造學說中有三種板塊邊界,隱沒帶為其中一種板塊邊界的構造,有關隱沒帶的特性,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隱沒帶附近的海洋地殼較中洋脊附近的年輕
(B)隱沒帶為地殼密度最均勻的地方
(C)隱沒帶是張裂性板塊邊界
(D)岩石圈被帶至隱沒帶深處
(E)於隱沒帶產生的地震波僅傳遞至地心方向
12. 山崩是臺灣常見的天然災害。下列有關山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山崩即為因重力作用而落下岩石或土壤的現象
(B)僅有順向坡的山區會發生山崩
(C)僅有變質岩為主的山區會發生山崩
(D)岩石經風化作用後就會發生山崩
(E)可藉由工程的手段完全阻止山崩的發生
13. 在北半球海洋,有一順時鐘方向旋轉且直徑超過100公里的大型旋渦,僅考慮其受科氏力的作用影響之下,此旋渦哪一區域的表面水位最高?
(A)東、西兩側 (B)外圍 (C)南側 (D)北側 (E)中央
14. 在密度差異大到明顯分成上、下兩層的穩定海域,最可能出現下列哪一種現象?
(A)上層海水營養鹽較多 (B)上、下層海水混合作用強
(C)上層海水的
較高 (D)下層海水溶氧較少
(E)下層海水溫度較高
15. 冬季時假設北京和高雄的地面氣壓相同,但是北京的地面溫度遠比高雄的地面溫度低,則下列哪一敘述不正確?
(A)北京的飽和水氣壓比高雄的飽和水氣壓低
(B)北京的近地面空氣密度比高雄的近地面空氣密度大
(C)北京與高雄兩地單位面積上空的空氣重量大約相同
(D)北京的地面露點溫度一般比高雄的地面露點溫度低
(E)近地面處北京的氣壓隨高度下降的變化比高雄慢
16. 根據氣象學家推估,2010年及2011年的一些異常天氣或氣候現象,似乎和這兩年的反聖嬰現象有所關聯。下列有關「反聖嬰」現象的敘述,何者正確?
(A)赤道向西吹之貿易風(信風)減弱
(B)南美洲西岸沿海的湧升流減弱
(C)溫暖的海水向東移到東太平洋
(D)澳洲達爾文港的氣壓比大溪地的氣壓高
(E)東南亞與澳洲北部等鄰近地區的大氣對流活動增強
17. 王老師上高一基礎化學第一章緒論,介紹了化學簡史,並且強調先進化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學生上課後討論心得,下列哪些說法合理?
(甲)實驗是物質科學的基礎,也是學習化學的有效途徑
(乙)道耳頓創立「原子學說」,奠定了化學的重要基礎
(丙)化學技術已可以研製一些原來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
(丁)天然有機食物不是化合物,是最符合健康的食物
(戊)石化工業使用的輕油裂解技術,提供了取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A)甲乙 (B)丙丁 (C)丁戊 (D)甲乙丙 (E)乙丁戊
18. 已知一定質量的無水乙醇(
)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為Q,而其所產生的
用過量的澄清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0.10莫耳的
沉澱。若1.0莫耳無水乙醇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最接近下列哪一選項?
(A)Q (B)5Q (C)10Q (D)20Q (E)50Q
19. 對某一濃度為0.01M的未知水溶液進行測試,觀察到下列現象:
(1)此溶液具有極佳導電性
(2)此溶液的pH值和純水相近
(3)此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會產生白色沉澱
(4)此溶液加入等體積的0.01M氫氧化鈉溶液,會產生白色沉澱
此水溶液最可能含有下列何種物質?
(A)氯化鈉 (B)氯化鈣 (C)蔗糖 (D)碳酸鈉 (E)氫氧化鉀
20. 圖5及圖6分別代表
的生成反應過程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能量變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的生成反應為吸熱反應
(B)
的生成反應為吸熱反應
(C)
燃燒產生水蒸氣的反應為吸熱反應
(D)
分解為氮氣和氧氣的反應為吸熱反應
(E)
分解為氫氣與氧氣的反應為放熱反應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