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推動成大自主治理,卻引發校內師生不滿,擔心未來學校被企業界主導,淪為企業的「廉價研發中心」,學校老師並發起反對連署,到昨天已有66名老師參與。
校方目前正在校內舉辦自主治理說明會,今天是11場說明會中的最後1場,教育部長蔣偉寧將到校,參與連署的師生擔心該案會在反彈聲浪中強行闖關,組成「反大學法人化陣線」,將前往抗議。
成大主祕陳進成昨天表示,「師生多慮了」,認為少數師生對自主治理方案不了解,「為反對而反對」,事實上對學校與師生是好處多於壞處,未來成大能否再向前邁進,就要靠自主治理,希望反對的師生能多溝通。
教育部2010年推動大學自主治理方案,初步決定在成大與金門大學試辦,目前學校正進行校內說明會,預計下學期將送校務會議表決,校方認為通過的機會很大,接著將與教育部簽約,最快可能101學年下學期實施。
連署活動由歷史系教授王健文發起,反法人化陣線成員日前要求校方承諾未來實施自主治理後,不會以任何形式調漲學雜費,但校方並未允諾。此外老師也擔心未來會影響退休等福利。
反對師生表示,自主治理後,學校將成立委員會,凌駕於校務會議之上,由企業界人士參與委員會,無異開啟企業介入校務的大門,讓市場機制決定研究走向、學雜費調漲與資源分配,未來學校會成為企業的廉價研發中心。
陳進成補充說明,自主治理只是針對學校自籌經費,給予更大的運用空間,未來學校如做得好,搞不好其他學校都漲學費,只有成大不漲,公務預算部分則不受影響,更不會影響老師福利。
至於企業介入,培養企業所需的學生原本就是學校的責任,不會強迫老師向企業提出合作計畫,老師仍有主控權。